第四百七十九章 化学奖邮票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
笔趣阁 >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> 第四百七十九章 化学奖邮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七十九章 化学奖邮票

  张之洞脚底下一踉跄,恍惚道:“是老臣错了,老臣告退,见后再不会多妄言一句。”

  “零配件?”袁世凯说,“这哪成!要造就得造正儿八经的汽车。”

  袁世凯认为此事可行,有两个列强撑腰不是坏事,虽说弱国无外交,但弱国更无军事啊,所以能在外交上尽可能多争取一点好处是最好的。

  袁世凯不知道,其实李谕这种生产零配件的方式更加赚钱,风险还低。

  如今的美德两国对中国的态度不差,李谕与两国的往来也算有一点积极作用。

  如果按照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思路,载沣掌挖权力后,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尽量向流亡在国外的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人开放,像民国初年所做的那样。因为不管康有为在1898年做了多少对不起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事情,其在国外流亡的这些年毕竟始终以保皇为号召,没有与革命党联手对付清廷。

  而且光绪死后,康有为非常痛心,第一时间就在美国报纸上表示光绪肯定死于非命,里面有阴谋,要为光绪鸣不平。

  而这道圣旨甚至还没有盖上印玺时,讯息已经通过电报发到了天津。

  载沣说得太狠了,对张之洞而言堪称诛心。

  梁士诒说:“御史向摄政王载沣进言,希望让流亡的康梁回国,但被当即拒绝。”

  但这话载沣爱听,瞬间有点后悔半夜发出的圣旨,想要追回。

  而最出名的肯定是卢瑟福,获奖原因是1903年左右搞的放射性理论成果。

  汽车作为直接卖到消费者手里的终端产品,一般情况下对消费者负责的就是整车厂,而不是零件厂。

  至于日本为什么竭力阻挠,大家肯定都明白,此时的日本已经开始有了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念头。

  生理学奖则是关于免疫相关;

  昨天半夜刚发了圣旨,让袁世凯开缺回籍,今早又有御史上奏建议诛杀袁世凯。最搞笑的是,御史提出的理由竟然是袁世凯手上有兵,会造反。

  载沣啧了一声,不满道:“张之洞,你为什么老跟我唱反调?袁世凯的狼子野心,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,你会不知道?你到底是装糊涂还是老糊涂?”

  估计慈禧都不会想到,她生前一直唯唯诺诺、老实听话的载沣,当上摄政王之后竟然和变了个人一样。

  李谕说:“准确说,是生产核心的零配件。”

  然而载沣的各种操作完全就是怎么让大清尽快入土怎么来。既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那就放太阳底下暴晒暴晒!

  次日下午,唐绍仪才坐火车抵达天津,看到袁世凯终于没事放了心。

  严格讲,是德国人最先提议的,因为他们发现日本与英国建立了同盟关系,英日同盟将会威胁德国、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,于是拉着美国、中国准备建立同盟。

  袁世凯长舒了一口气,旋即又摇了摇头:“香帅的处境怕是不好过了。”

  唐绍仪说:“那可不!疏才兄弟洞悉宇宙运行的规律,这点小事难不倒他。”

  宫中的张之洞,的确是操碎了心。

  所以袁世凯派唐绍仪出使美国。

  今年的物理、化学、生理学三个自然类奖项都值得大书特书,民众也会比较感兴趣。

  卢瑟福一向以物理学家自居,大学学的物理学专业,毕业后当的是物理学教授,进的是专门搞物理的卡文迪许实验室。

  于是发了电报庆贺获奖者,并且按照惯例,给《大公报》写了今年诺奖的获得者情况及介绍。

  他还指望着袁世凯埋葬大清呢。

  因为康梁的名气太大,而且是搞的立宪改良那一套,与清廷的立宪政策不谋而合,如果摄政王载沣此时顺应潮流,任用贤能,说不定宣统元年的情形是另外一个样子。

  现在拿了个诺贝尔化学奖,真不知道诺奖委员会是不是故意的。

  卢瑟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即兴演说上幽默道:“在我的一生中,经历过各种不同的变化,但最快的要算这次:一夜之间我从物理学家变成了化学家!”

  要知道,以前的时候卢瑟福有一句名言:“科学只有物理一个学科,其他的不过是收集邮票而已”。

  然后……大佬卢瑟福就荣幸地收集到了一枚诺贝尔化学奖邮票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